阅读历史 |

286、截流成功(1 / 2)

加入书签

杨凡一行人走进隧道,隧道里边每隔十米就挂着一对电石灯,把里边照耀的和白天一样明亮。 杨凡用手扣了扣洞壁,青石和水泥砌筑而成的洞壁非常的结实,地面也是水泥和钢筋浇筑的。 空旷的隧道里,众人的脚步传来了回声。 整个引水洞呈现弧形,峡口的两边,一边一个导流明渠,一个引水隧道。对称分布,就像一个人张开双臂。 截流之后,水就从这里流向下游的河道。 “很好,工程做的很合格”杨凡并不吝啬于他的赞美,他本人就是干工地出身,工程质量好不好一目了然,根本糊弄不了。 “老爷,我也是第一次做这么大的工程,心里也没底,就怕您不满意。”宋应星高兴的说道。 杨凡的肯定,是对他这段时间以来,殚精竭虑工作的最大回报。 其实他自从对科举绝了心思后,就特别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他是一个天生热爱科学的人。 到了杨凡这里待遇优厚不说,杨凡对他是绝对的信任和支持,这在大明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更重要的是杨凡有资金,有大项目,让他有用武之地。在大明,这些都是不可能有的。 大明的地主只是喜欢买地,不停地买地。 江南有些开明的地主也就是开一些小作坊纺织工程,瓷器作坊什么的。 他的本事没有太多用武之地。 而且最开心的是他在杨凡这里,可以有学到新的技术知识的机会,这次的水库工程他就学到了太多新的知识,原来工程建造还有这么多他不了解的知识。 从杨凡那里来的厚厚的资料,让他好像一条游入了大海的小鱼,不眠不休的钻研。 他在里边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充实和快乐。 “湘怡,批五千两银子,作为奖金。”杨凡说道,又转身对宋应星说道:“这里边工程技术人员按照贡献大小你编制一个发放奖金的报告给我。” “老爷,太好了,这些我找来的人,都是在各个州府里有一定专长,但是又不得志的。还有紧急培训出来的书院学生。还有一些手艺非常好的工匠。他们生活都很困顿,朝廷也不重视他们这些技术人员。有这笔奖金能解决他们家庭的很大问题,真是太好了。” 消息传开,所有的技术工人都兴奋起来。 他们在给官府当匠户,当水利的小吏过程中,生活的很不如意,待遇极差。来了杨老爷这边,不但每个月有三钱银子,一担白米的薪酬,活干的好,老爷居然还赏赐下额外的银子。 老爷说了,这个工程做完后,建筑工程队的民工遣散回家种地,但骨干将会保留,继续承接其他工程。 以后就一直有活了。 第二天一早,截流工程正式开始。杨凡这边所有的力量都被调过来参与组织和配合。 兴禾团练也加入进来。 民工们在队长的指挥下,二十人一组用木杠子抬着着,用长条形藤条网兜装着的鹅卵石,开始截流。 所有人员三班倒,大堤上川流不息,日夜不停的开始填河,一条堤坝,从沙河两岸向中间前进,逐步把水流堵住。 杨凡在现场建立指挥部,随时指挥和指导。 截流是大工程,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只有杨凡和宋应星突击学习过相关的知识。 鹅卵石重,可以牢牢的固定住不会被冲走,然后再在后面堆上装满沙土的草袋子,就可以把河水堵住。 十天过去,沙河已经被堵住了一大半,只剩下最后的十多米还在流水。流水越来越急,一般的石头已经很难不被冲走。 “老爷,该下石磙和条石了”宋应星说道。 杨凡点点头。表示同意。 涂山月和林月如坚持要陪在杨凡身边,她俩也经历了截流的整个过程。 这样浩大的工程也让她俩非常震撼,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导流明渠的闸门打开,河水开始顺着导流明渠流走,截流处的水压一下子减弱了下来。 “全体都有了,下石磙子。”随着一声令下,两头的新筑起的堤坝上,众人推着磨盘上的巨大石磙向截流处滚去。 巨大沉重的石磙子外边的木框架上还用儿臂粗的铁链前后连接着,扑通扑通的推进了水里。趁着水流减弱,这些石碾子沉重,而且互相之间有铁链连接,水冲不走,一下子把水流堵住了。 众人来不及欢呼,一波一波的人,冲上去投入沙袋。 很快河水被彻底的堵住了。 大坝南北贯通,水被堵在了里边,下游河道很快见底了。 众人都欢呼了起来,节流成功标志着一个重大的工程节点完成,剩下的就是在没有水的河道上修建混凝土重力坝了。 “哈哈哈,今天加餐,红烧肉,白米饭放开了吃。”杨凡高兴的说道。 去年买进的肉一直冻着,现在开化了,要不做成熏肉,要不就得吃掉,放不住了。索性全部吃掉。 顿时工地一片欢声雷动。 现在虽然粮食足够吃饱,但主要是玉米面做的窝头和发糕,菜主要是白菜汤、萝卜汤之类的,油水实在是有限。 现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加上清理沟渠,修整田地的民工就聚集了十万人,加上老弱家属妇孺,足足有三十多万人。 人实在是太多了,物资消耗惊人,几千人的菜,也就倒一桶油。 这次红烧肉放开了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太爽了。 节流成功,杨凡宣布,全体放假三天,让大家都好好休息一下。 工地几万人这边休息了。农田那边几万农夫和几十万家属却休息不得。水从导流明渠和隧道出来后,就按照早已挖好的沟渠灌进了这片巨大的盐碱地。 这个水可不能浪费,正好趁着截流水位高,可以自然流淌进入盐碱地,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