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心急如焚(2 / 3)

加入书签

看不出还有什么援救之法,襄阳的粮草也不多。南蛮王的二十万兵马,原本就是凭空多出来的一份负担,何况荆州刚刚统一,百废待兴,若再过个三两年,农业恢复,自然不是问题,可是当下……”

赵云摆了摆手,打断了蒯越的话,声音低沉的说道:“你先退下吧。此事就此打住,不可在外私相议论,扰乱军心。”

蒯越应诺,拜辞赵云,前往军营传令去了。

……

魏延和文聘接到蒯越带来的将令,又听说有新的粮草即将运到,欣喜不已。

二人各自挑选了两千精锐骑兵,合兵一处,往南进发,接应章陵过来的粮草。

出了大营,魏延与文聘并辔而行,边走边谈。

“没想到原本和蔡瑁张允沆瀣一气的荆州氏族,如今洗心革面的这么彻底,樊城的几批粮草,全赖他们支持。”

魏延对文聘说道。他们都是荆州的旧部,对荆州的往来旧事极为了解。对于昔日荆州氏族附庸蔡瑁做下的错事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文聘轻轻打马,微笑着说道:“以诸葛军师的铁腕和怀柔政策,不由得他们不如此。荆州氏族的根基全在荆州,若他们在荆州无法立足,不管是去江东还是去益州,抑或是投顺曹操,都会受到当地氏族的排挤,毫无容身之地。归降主公,造福荆州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魏延哈哈大笑着说道:“文仲业说的不错!我都没想到军师和主公如此宽宏大量,就这些氏族以前做的那些勾当,便是刮骨剖心,也不为过!主公初来荆州的时候,受过他们多少欺负和侮辱!”

文聘叹息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见伱我跟随主公是何等的英明之举。以主公之胸襟,军师之智慧,早晚必成大事!”

“可是如今樊城困厄,朝不保夕。我们与赵云将军日夜忧虑,心急如焚,不知主公和军师是什么打算……迟迟不来消息,让我们心里难安。”

魏延表面看起来是个粗人,实际上心细如发,对于樊城的局面,他看的比谁都透彻。

“军师算无遗策,岂能丢弃我樊城不管?你我即为战将,只管训练氏族,带兵打仗,至于粮草供应,我想军师必然早有谋算,不必忧虑。”

文聘对诸葛明坚信不疑,纵然濒临绝境,数天之后便要粮草断绝,依然不慌不忙。

二人正议论间,忽听远处传来阵阵象鸣牛嘶之声,一浪一浪传来,高低起伏不定。

“似乎是南蛮兵的大象和水牛,又在搞什么名堂?”

魏延侧耳倾听,皱眉说道。

他对于南蛮兵原本并无不良印象,只是樊城缺粮之后,荆州兵都在紧衣缩食的节俭,南蛮兵却似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依旧极度铺张,甚至最近十几天来,对于粮食的需求更大了!

这才令魏延心生厌弃,提到南蛮兵便皱眉头。

“似乎是在操练,然而这里并非是南蛮王的军营……而且他们都以栅栏围堵,莫非是在这里,排练什么神秘的战阵?”

文聘用手里的马鞭往前一指,好奇的说道。

往前百丈之外,果然以一人多高的木栅栏围堵成一个巨大的场地。魏延和文聘打马驰骋,片刻之间便来到了围栏之外。

大象和水牛的嘶鸣之声更加响亮了,其间还夹杂着呼和命令之声,但南蛮兵的语言本就与荆州方言天差地别,互相不同。料想应该是某种驱驰牲畜的号令罢!

“城中缺粮,南蛮兵也需小心提防。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又做什么勾当?”

“且进去看看,再做区处!”

二人打马,围着栅栏驰骋,寻找入口处。

这一片荒野,足有数百亩之大!

樊城地近宛城,多年来曹操便有侵吞荆州之意。樊城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每年都是往外迁徙的多,迁入樊城的少。所以年复一年,樊城便成了地广人稀的小城。

直到赵云的五万大军入住,后来孟获的二十万兵马到来,樊城这座小城,才瞬间变得人气十足。

二人围绕栅栏奔跑十余里,终于寻找到入口,栅栏大门敞开,也并无守卫,魏延在前,文聘在后,直接打马进入。

一入围场,豁然开朗!

只见原本荒芜潦草的野地,此刻正被耕耘翻新。数百亩的开阔地上,大象水牛往来如织,水牛身后拖着耙犁,一牛耕两垄。大象的身后所拖动的耙犁更是巨大无比,一趟过去,便可以耕五六垄地!

离栅栏门不远处,一处篝火正烧的熊熊。篝火上的木架子上,烤着野猪野兔等数百只野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幽香。铁吊锅里的水翻翻滚滚,烧的沸腾。

一个身着异族服装的女子,肌肤胜雪,面目和善,正往来指挥着底下的几个女侍从分发开水,转动烧烤。

“那不是祝融夫人?”

魏延和文聘惊讶不已,二人各自下了战马,往前走去。

魏延用马鞭轻轻一指那个为首的美貌女子,奇怪的说道。

祝融夫人乃是南蛮王孟获的妻子,等于是中土的王后级别,身份何等的尊贵!可是她此刻面带笑容,忙的不亦乐乎,却没有一丁点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个朴素勤劳的农妇,平易近人,善良淳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