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章 孔明动身往襄阳,且待我孔明,看(2 / 4)

加入书签

亮气定神闲,侃侃而谈道:“我会派遣一位心腹,游说江东。”

“江夏作为荆州的粮仓,存放着荆州九郡半数钱粮。”

“我会将这些钱粮许诺给周瑜,请他攻江夏,合击刘备!”

“长沙、江夏,孰轻孰重,周瑜自然是知晓的。”

诸葛亮说着,抬手点了点地图上江夏的位置。

意气风发,英姿绰约!

“若我是周瑜,便直取江夏!”

坐在对面的庞德公,听完这番分析,一时间惊叹连连!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此言果真名不虚传。”

“可之前老夫一直认为,卧龙诸葛当与我那侄儿庞统齐名。”

“今日有幸得见卧龙之才,当之无愧排在凤雏之前!”

面对庞德公毫不遮掩的夸赞,孔明微微拱手,以示谦让。

而后轻叹一声,感慨道:“只可惜蔡瑁愚昧,只记得江东之仇,却不知道江东也可以成为友人。”

这个时代群雄相争,本就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旦有足够的利益,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只是蔡瑁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庞德公站起身,面色诚恳,郑重其事道:“我荆州氏族幸得卧龙之才,乱世之中可无忧矣!”

黄府别院外。

奉命而来的黄府管家赶至凉亭,先朝二人行过礼。

而后才面向诸葛亮,开口道:“少姑爷,老爷有事,让您速速前往大堂。”

诸葛亮点头应下后,便吩咐管家收拾凉亭物件。

转头看向庞德公,怡人笑道:“想必是刘皇叔的书信到了。”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庞德公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相跟着走出别院后,才出言问道。

“孔明,方才管事也未曾说明所谓何事,你如何得知是刘备的书信至此!?”

诸葛亮减缓步伐,手指悠悠然拨弄着轻薄羽扇。

神态怡然,智珠在握道:“先前我们在凉亭分析,我荆州氏族眼下虽然是各方势力中,最为势微者。”

“不过我们手中仍然握有荆州三郡,任何一方势力若是能拉拢我们,便是双赢。”

“在荆州这块蛋糕上,将会获得很大的主动权。”

庞德公跟上诸葛亮步伐,追问道:“那依孔明之见,我荆州氏族当附之何人?”

“刘玄德!”

诸葛亮脚步不停,羽扇轻摇。

刘玄德三个字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为何?”

庞德公有些不解,好奇道:“多方势力中,实力最强当属曹丞相,只是远水难解近渴。”

“底蕴最厚,当是江东。”

“根基最深当是蔡瑁张允!”

“这刘备刘玄德,若不是有一位顶级谋士在身侧辅佐,而今不过还是惶惶丧家犬。”

“老夫不甚理解,孔明为何会看好刘备?”

两人言语间,已经来到黄府前院。

穿过一座花圃,便可进入大堂。

诸葛亮放缓脚步,笑颜道:“刘备刘玄德,素来以仁义著称于世。”

“依附于此人,相比于依附于蔡瑁、曹丞相或是江东,到底哪一方卸磨杀驴的可能性会更大呢?”

“且不论刘备此人是否真的仁义,依附于刘备暂时可保我荆州氏族无恙。”

“加上刘备身旁那位谋士,此时的刘备已经今非昔比。”

“站在这位玄德公的阵营中,或许才是我荆州氏族最好的归路。”

庞德公低眉思考,食指和拇指轻轻抚摸着花白胡须。

良久后。

眼眸逐渐浮现亮光,咂摸道:“孔明言之有理。”

“那刘备此番来信,意欲何为?”

两人缓行穿过花圃,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三种可能。”

“一则安抚劝降,再则威逼利诱。”

庞德公面色一凛,脚步沉重。

与之并肩而行的诸葛亮继续道:“若是前两者,回信一封婉言谢绝。”

“这···”

孔明的一番话,顿时让庞德公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会儿表示又要依附刘备,一会儿又要婉言谢绝。

这孔明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等庞德公开口,诸葛亮含蓄笑道:“若是前两者,那这位刘皇叔还不值得我们投效。”

“那第三则呢?”

“三则,只提安抚言辞,表示绝对不会动摇荆州氏族的利益,只字不提纳降之事。”

“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刘备便将最重要的一样拿到了手中。”

“若是最后一种,那刘备应该不止给我们送了信。”

“包括蔡瑁在内,荆州四大氏族应该都收到了同一封信。”

跟在一旁的庞德公单手拂须,咂摸道:“送出此信,既安抚了荆州氏族,为刘备赢得了人心,又能让蔡瑁在内的荆州氏族,消减对刘备的敌意。”

“最起码,第一大敌会变成对江夏虎视眈眈的周瑜!”

诸葛亮拱手眯眼,笑道:“庞德公一语中地,亮佩服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