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八章 交换县城中计谋鼓动婚姻失多助(2 / 2)

加入书签

子的部队能将一千人的队伍一次全歼,无一逃回,必有相当厉害的战法,而廉县也必有准备。

张猛不甘心,派三千兵马去攻廉县,结果一名走在前面的张家的别部司马被城上四筋蹶张弩射杀。五百步开外,一矢致死,全军大惊,撤回姑臧。

张猛气愤难平,开始约谈雍州刺史邯郸商,要求刺史府交出所养的五百步骑,又约谈武威望族,希各家出五百部曲与郡兵组成一支万人之军。

武威望族除段氏、张氏和贾氏外,颜氏、王氏、胡氏、宗氏、阴氏、孟氏、姚氏七家突然分别向张猛提出联姻。

张猛顿时蒙圈了,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张娽,己二十四岁还未出嫁,如何应付七家联姻。

最后张猛选定年过三十丧妻二年的王氏家族王宣为婿,张猛派人去华阴县接女儿前来成婚。

颜氏、胡氏、宗氏、阴氏、孟氏、姚氏六家向张猛提出华阴张家出六名女娃来婚配,但华阴张家不是一个大族,人口数百,在张奂那个时代,以军功向朝廷换得全族人户籍从敦煌迁到华阴。

张奂任度辽将军时,曾为攻击羌人等事与段颎相争。

张奂免官回家,段颎时任司隶校尉,想逐张奂回敦煌,或将其杀害。张奂写信给段颎近乎哀求下,段颎才收手。因此华阴张氏族人中没有女娃愿意再嫁回到河西走廊地带。

张猛着急上火也没办成此事。武威六家族却不信张猛之言,认为张猛家族看不起武威人。

段家退役将领拿着田敏给的钱去拉张猛军中段家军旧部士卒到酒楼饮酒,张猛得知后非常恼火,开始找各种借口刁难段家。

段家这些年壮劳力家丁大都被段氏将领吸引去当兵,段家军在外风光那些年并未给武威其它望族带来实惠,各家望族对段家敬而远之,得不到外援,因此段家无力与张猛抗争,只好忍声吞气,多交罚钱。

张姜子的部众在祖厉一次收走张猛一千步骑,张猛就象对待段家一样对待张姜子在武威郡的张家。张家成了受气包,干脆空置在姑臧城的房屋,全部搬到庄苑去居住。段家也效仿之。

贾家有贾诩在朝廷中任职,不便与张猛联姻,而张猛对贾家十分殷勤。

为了解破贾家对张猛的好感,田敏颇费了一番思索。

一日,贾家发现韦诞为贾家族长爱子病亡所写的墓碑碑文被人凿坏,而放在张猛家阁楼的韦诞的原文和盒子不翼而飞。

贾家族长向张猛索要韦诞的原文,张猛拿不出来,贾家只好请武威私塾教师写了碑文交给工匠重刻。

贾家下人在姑臧城中疯传张猛把韦诞的原文卖了。

据说韦诞的十个字值一斤黄金,原文上有一百个字,可卖得十斤黄金。

张猛不知不觉中背上了这个黑锅。

此外,贾家给在邺城的贾诩每年送去的一批家乡货在武威郡内被劫走,张猛调人破案未成,找不到盗贼。这种事在张雅任太守期间是从未发生,于是贾家对张猛颇有微词。

但田敏一直见不到雍州刺史邯郸商,刺史府和私宅的外围都被张猛的兵把守,每次去拜访都被阻拦。

韩遂很满意田敏实施的一系列计谋,如果张猛女儿与王家的婚姻再出现问题,张猛在武威郡就无望族支持了,凑齐一万人马就只能是做梦。

上月还收到邯郸商的来信,邯郸商应该没事。

酒泉、张掖、武威为西域商人划出居住地后,各郡都拥来一百多西域商人,开始雇当地人建房屋。

十二月,韩遂这边也得到消息,朝廷已对雍州刺史邯郸商的信函回复,先授与大月氏国皇室驻敦煌首领支富为月支胡侯,康居国皇室驻敦煌首领康植为康居胡侯,属列侯级别。

朝廷大臣和士人一直称大月氏国人为月支人,以为大月氏国人都姓“支”,其实还有其它姓氏。

传闻二人从朝廷使者手中接过印绶满脸泪花,连连亲吻之,对着西方家乡连续跪拜一百下。

敦煌太守马艾又亲自给二人颁发了户籍木牌。

木牌有些特别,相当于大汉接受二人拥有永久定居权。次日对所有已在定居点建好房屋居住的西域商人之家颁发了这种户籍木牌。

数千敦煌庶民前来围观,现场十分热闹。

敦煌庶民见官府认可这些外来胡人,就不那么拘谨了,纷纷从自家拿出一些日用品赠送给西域商人家眷。

西域年轻妇人热情地为围观的敦煌庶民跳起胡旋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