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8章 拷打(下)(2 / 2)

加入书签

出传国玉玺,和那位也姓朱的建文帝后人一起亮相京城?”

“是。”

郑海珠和刘侨对视一眼,刘侨从锦衣卫手里拿过重又浸湿的棉布,森然问道:“宫里的人是谁?”

叶清眼里聚集的骇意几乎喷薄而出,他左右摇头,一个青壮男子的嗓音竟变得尖利似鬼泣:“我不知,不知,圣主怎会什么都说与我听。娘,娘,救命!”

刘侨伸出手,用棉布堵了叶清的嘴,将他又扔回椅子里,回身与郑海珠走出屋子,低声道:“他应确实不晓得,否则,说一个李可灼就行,何必多咬一个宫里的人?”

郑海珠点头,看了看仲秋夜空偏低的北斗星。早在跟着颜思齐夜行海上时,她就学会了如何通过斗柄判断时辰。

“刘都督,未过寅时,你赶紧带上这个叶清的供词,与骆帅往宫里去,天明就能禀过天子。”

“夫人你不一起去?”

郑海珠果决道:“我不去宫里,目下还在宵禁中,劳烦都督点两个兄弟,带我过坊,去棋盘街马将军府上。”

刘侨微有诧异。

此事能在第一时间面圣,是头功呐,这妇人不要?

去马祥麟府上作甚?马将军不是在山海关么,这么着急地告诉祥麟媳妇,她公公当年是被谁害死的?

但刘侨按下嘀咕,叫过院里的两个锦衣卫:“照着郑夫人的吩咐,护送着。”

马蹄声急,在静夜的都城中,显得格外清晰。

或许偶有酣眠之人,被惊醒,迷糊里听那街上传来的啼声,不过是三两匹马儿的足音,转瞬就远了、听不见了,晓得多半是锦衣卫或者巡捕营办差,并非值得好奇琢磨的事,便翻个身,又沉入梦乡。

秋夜的寒气扑面而来,饶是郑海珠已经学会了骑马,不再仰头迎风、姿态僵硬,仍觉凉意好像沁入脑中。

她盯着前头领路的锦衣卫的背影,好像又回到了数年前坐着马祥麟的爱驹,从金山卫赶回松江时的情境中。

须臾功夫,脑海里的场景又变了,变成了一个月前在棋盘街口,开赴山海的关马祥麟,对她说:“若我有什么不测,有劳你带凤仪母子往南边去

。”

郑海珠终于明白,此刻的凉意,非因朔风,而因自己今晨听到骆思恭那句“京畿有守军可以赶来,譬如山海关的杜松和马祥麟”后,引发的猜测。

方才审过叶清后,她那种惊心的预感,更强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