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11章(2 / 2)

加入书签

秋万代呢,死后的碑文都会是丰功伟绩呢。

走吧,让他走吧,都是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患难兄弟,咱们自己求个活路,又何必断了他的生路呢。

让刘宗敏安然离去,这算是李自成对他俩这数十年交情的画上了圆满句话,一别两宽,江湖不见!

或许会有人疑惑放刘宗敏出走海外这么大的事,李岩一个人说的算,不经由朝廷么?

自然不会是他一个人说的算,但朝廷也决然不会插手管,至少明面上不会,而且朝廷里知道这事的也寥寥无几,除了崇祯帝外,知晓着也就内阁那几个大佬,且这种事他们决然不会外泄。

原因和简单,这属于脏活,而且是非常机密的脏活。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借刀杀人,借刘宗敏杀倭人也好,借倭人杀刘宗敏也罢,总归和朝廷没有关系,纯属个人行为。

如果刘宗敏登陆琉球,鸠占鹊巢,琉球那边抗议,朝廷也有说辞,是流贼在中原已无立足之处,渡海远去和我没关系。

但若刘宗敏在那边成事了,比如帮琉球抵抗了倭人侵略,朝廷自然可以说,这是我派去的,你得感激我,又或刘宗敏到那边先抵住了倭人,然后推翻琉球国王自立为王,那朝廷则自然会给他封号,老实的给我在海外做干儿子。

但现在刘宗敏还没去,还不知道到那边怎么个结果,朝廷自然什么都不承认,什么都不知道。简单来说,现在官方没记录,不知道,不掺合,当然了更不会声张,就像田见秀那样神不知鬼觉得的突然出现在朝鲜一样。

既然朝廷不方便出面,那这种事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东厂头上,而最合适也最擅长作这种事的必须是常宇了。

只是这时候常宇出关了,且早在出关之前就将这事转手给李岩了。

李岩做事滴水不漏他是非常信任的。

巧了,崇祯帝对李岩也相当的信任,也觉得他非常适合,经过数月间的各种操作,李岩不负所托,终于将这事给促成了。

虽说他本意是想着让刘宗敏走前和李自成火拼一场。

但凡事难全,李自成和刘宗敏终究各自都克制住了,让李岩虽有遗憾,但也只能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